五行龍虎灸,平衡身體超簡單 | 龍虎灸這樣做,氣血通暢沒煩惱 | 五行調理秘訣,龍虎灸超有效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五行 龍虎 灸」到底係咩黎,其實呢個係結合中醫五行理論同艾灸嘅養生方法,特別適合成日覺得身體好虛、手腳冰冷嘅台灣人。我同幾個中醫師朋友傾過,發現原來龍虎灸唔單止可以祛寒散濕,仲可以幫我地調理五臟六腑嘅平衡,真係好值得試下!

講到五行龍虎灸嘅原理,其實就係用特定嘅艾灸手法配合穴位刺激。中醫師話龍代表陽氣旺盛嘅督脈,虎就係陰氣較重嘅任脈,兩條經絡同時調理先可以達到陰陽平衡。我整理咗個簡單表格,等大家容易理解啲:

五行屬性 對應臟腑 常用穴位 最佳施灸時間
肝膽 太衝穴、期門穴 晚上9-11點
心小腸 內關穴、勞宮穴 中午11-1點
脾胃 足三里、中脘穴 早上7-9點
肺大腸 合谷穴、肺俞穴 凌晨3-5點
腎膀胱 湧泉穴、關元穴 下午5-7點

我自己試過連續灸咗兩個禮拜,最明顯嘅改善就係成個人冇咁怕凍,以前成日要著外套,而家連冷氣房都頂得順。中醫師教我重點灸足三里同關元穴,話呢兩個穴位對腸胃同腎氣好有幫助。記得第一次灸完之後,成晚都覺得個肚暖笠笠,第二日排便順暢咗好多,真係好神奇!

有啲朋友擔心艾灸會好痛,其實而家嘅龍虎灸改良咗好多。好似我用開嘅那種艾條,會加入咗當歸、川芎等藥材,溫度比較溫和唔會燙傷皮膚。中醫師仲教我用薑片墊住黎灸,話咁樣可以加強祛寒效果。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係孕婦或者皮膚敏感嘅人,最好先問過醫師先好試啊!

最近天氣開始轉涼,好多人都話肩頸特別僵硬。我發現用龍虎灸嘅方法處理風池穴同大椎穴真係好有效,灸完之後成個背脊鬆晒。有個做文職嘅朋友試完之後,連成日頭痛嘅問題都有改善。中醫師話因為而家嘅人成日對電腦,氣血唔通先會咁,定期做下艾灸可以幫助經絡暢通。


五行 龍虎 灸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最近在台灣養生圈掀起一股熱潮的「五行龍虎灸是什麼?台灣人都在瘋的養生新招」,其實是一種結合中醫五行理論與艾灸療法的創新養生方式。這種灸法特別選用台灣本土艾草,搭配特製銅罐,透過熱力將藥性導入經絡,不只老一輩愛用,連年輕人也開始在IG上打卡分享。許多上班族下班後直奔養生館,就是為了體驗這種號稱能同時調理氣血、改善痠痛的神奇療法。

五行龍虎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五行對應」系統,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況搭配不同穴位。比如說容易疲勞的上班族適合加強「腎經」部位,而經常脹氣的則要著重「脾經」區域。不少中醫師都表示,這種灸法比傳統艾灸更精準,效果也來得更快,難怪會成為辦公室話題。

五行屬性 對應經絡 適合症狀 常用穴位
肝經 情緒不穩、失眠 太衝穴
心經 心悸、手腳冰冷 內關穴
脾經 消化不良、脹氣 足三里
肺經 過敏、氣喘 合谷穴
腎經 腰痠、頻尿 湧泉穴

實際體驗過的網友分享,五行龍虎灸的過程會有溫熱感,但不會像傳統艾灸那樣燙到讓人受不了。銅罐的特殊設計讓熱力可以均勻擴散,做完後身體會有一種輕鬆感,特別是長期坐在電腦前的肩頸部位特別有感。有些養生館還會搭配精油按摩,讓整個療程更加放鬆。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五行龍虎灸很紅,但孕婦或皮膚敏感的人還是要先諮詢專業中醫師喔!

何時做龍虎灸效果最好?中醫師教你黃金時段!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這個問題,其實龍虎灸的效果跟時間點真的很有關係,不是隨便做做就有效喔~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中醫師的專業建議,讓你的養生事半功倍!


首先要知道,龍虎灸是利用艾草的溫熱作用來調理身體,所以選擇陽氣旺盛的時間段效果會更好。根據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人體經絡在不同時辰的氣血流注都不一樣,這時候就要拿出我的筆記本啦~特別整理了一個超實用的時間表給大家參考:

最佳時段 對應經絡 適合症狀
早上7-9點 胃經當令 腸胃不適、消化不良
上午9-11點 脾經旺盛 水腫、代謝差、疲勞
下午1-3點 小腸經活躍 手腳冰冷、婦科問題
傍晚5-7點 腎經運行 腰痠背痛、腎虛

我自己最推薦早上9-11點這段時間,因為這時候脾經氣血最旺,做完龍虎灸整個人都會覺得特別輕鬆,而且消化功能也會變好。不過要注意喔,如果是容易上火的人,建議避開正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免得火氣太旺反而適得其反。

另外要提醒大家,做龍虎灸前後1小時最好不要吃太飽或空腹,也不要馬上洗澡或吹冷氣。我認識的一位中醫師說,很多病人就是沒注意這些小細節,效果才會打折扣。特別是現在秋天到了,早晚溫差大,做完記得要保暖,可以喝點溫開水幫助代謝喔!

五行 龍虎 灸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為什麼五行龍虎灸能調理體質?原理大公開」,其實這套療法結合了中醫五行學說跟經絡理論,特別適合台灣潮濕氣候下容易氣血不順的體質。五行龍虎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會根據個人體質搭配不同藥材,像是氣虛的人會多用補氣的艾絨,血瘀體質則會加入活血化瘀的中藥粉,透過灸熱把藥性直接導入經絡,效果比單純吃中藥來得更直接。

這種療法把身體分成「龍脈」跟「虎脈」兩大系統,龍脈主氣、虎脈主血,搭配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調理。像我們台灣人常有的「濕熱體質」,就可以用屬土的艾灸搭配屬木的藥材來調和,效果特別明顯。下面這個表格簡單說明五行對應的調理重點:

五行屬性 對應臟腑 常見體質問題 常用藥材
肝膽 情緒不穩、失眠 柴胡、薄荷
心小腸 心悸、口瘡 黃連、蓮子心
脾胃 消化不良、水腫 白朮、茯苓
肺大腸 過敏、咳嗽 杏仁、桑白皮
腎膀胱 腰痠、頻尿 杜仲、肉桂

實際操作時,老師傅會先幫你把脈確認體質,再決定要在哪些穴位施灸。比如說脾胃虛寒的上班族,通常會灸足三里搭配中脘穴,同時在艾絨裡加入溫補的乾薑粉。灸的時候那個熱度會慢慢滲透進去,不像西醫打針那麼刺激,很多做完的人都說感覺一股暖流在身體裡跑,特別舒服。台灣這幾年越來越多中醫診所引進這種療法,就是因為它真的能從根本改善那種「說不上哪裡不舒服」的亞健康狀態。

Categories:

Related Article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