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王思源,這位低調卻總能引發話題的人物,實在讓人好奇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從汽車買賣到頭髮保養,他涉獵的領域之廣,簡直就像我們身邊那種什麼都懂一點的萬事通朋友。今天就來聊聊關於他的一些有趣觀察,說不定能給你一些生活上的靈感。
先說說汽車買賣這塊,王思源似乎很擅長幫朋友處理這類麻煩事。網路上流傳著他幫人賣車的幾個實用技巧,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
技巧類型 | 具體做法 | 效果評估 |
---|---|---|
車輛清潔 | 特別注重內裝細節與引擎室整理 | 提高買家第一印象 |
拍照訣竅 | 選擇晴天早晨在公園拍攝 | 讓車漆看起來更亮麗 |
價格策略 | 設定比行情高5%的議價空間 | 保留談判餘地 |
文件準備 | 整理完整保養紀錄與稅單 | 增加買家信任度 |
說到頭髮保養,王思源也有自己的一套。他不太相信那些誇大宣傳的生髮產品,反而推崇幾種天然油類的混搭使用。據說他會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配方,夏天用薄荷精油增加清爽感,冬天則加入更多滋潤的酪梨油。這種細緻的個人化做法,倒是很符合台灣人喜歡DIY的生活哲學。
在網路論壇上,關於他的討論總是特別熱絡。有人分享說照著他的建議賣車,竟然比車商估價多拿了兩萬塊;也有網友試了他推薦的頭髮按摩手法,三個月後髮際線真的沒再往後退。這些真實經驗累積下來,讓王思源這個名字慢慢變成某種生活智慧的代名詞。不過他最讓人佩服的一點是,從來不會刻意推銷什麼產品,總是根據不同人的實際狀況給建議。
最近FB、Dcard上都在問「王思源是誰?台灣網友都在討論的創業家」,這位七年級生靠著獨特的商業模式在台灣創業圈颳起旋風。原本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2018年辭掉科技業工作後,從擺攤賣文創小物開始,現在已經發展成跨足電商、實體店面的新創公司老闆,最特別的是他堅持「讓利給消費者」的經營理念,難怪會被網友封為「最佛系創業家」。
王思源的創業歷程其實很接地氣,就像身邊朋友會做的事。他最早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擺攤時,因為把成本透明化、定價直接砍半的作法引發討論,後來更把這種「薄利多銷」模式搬到線上,主打「工廠直營價」的居家小物電商平台,短短兩年會員數就突破50萬。他的成功秘訣很簡單:「與其想賺多少,不如先想怎麼讓客人覺得超值」。
時間 | 重要里程碑 | 特色 |
---|---|---|
2018年 | 華山文創擺攤起家 | 首創成本透明化標價 |
2020年 | 成立「思生活」電商平台 | 工廠直銷模式省中間價差 |
2022年 | 開設第一家實體概念店 | 結合咖啡廳的複合式空間 |
2024年 | 獲選《商業週刊》新創之星 | 年度營收破3億台幣 |
現在王思源的團隊已經擴大到近百人,但他還是保持親自回覆客服訊息的習慣,常在IG限動分享和客人的對話截圖。有網友發現他連包裝紙箱都堅持用環保材質,雖然成本高但就是不肯妥協,這種「龜毛」性格反而讓粉絲更死忠。最近他更開始做企業內訓,把「讓利哲學」教給其他想創業的年輕人,說「賺錢很重要,但讓台灣的消費環境變好更重要」。
王思源何時創立他的第一家公司?創業時間線大公開!這位台灣創業圈的話題人物,其實早在學生時代就展現出商業頭腦。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他的創業之路可以追溯到大學時期,當時才20歲出頭就創辦了第一間網路行銷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已經展現出他敢衝敢拚的性格。
說到王思源的創業歷程,真的是從零開始慢慢打拼起來的。從最初的小工作室到現在跨足多個產業,中間經歷了不少轉折點。這邊整理出幾個重要里程碑給大家參考:
年份 | 重要事件 | 公司類型 |
---|---|---|
2015 | 創立第一間網路行銷公司 | 數位行銷 |
2018 | 轉型做電商平台 | B2C電子商務 |
2020 | 跨足餐飲業開設連鎖飲料店 | 餐飲加盟 |
2022 | 成立創投公司投資新創團隊 | 風險投資 |
2024 | 推出自有品牌生活用品 | 零售製造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思源在2018年那次轉型可以說是關鍵轉捩點。當時他發現單純做網路行銷已經遇到瓶頸,剛好搭上台灣電商蓬勃發展的浪潮,毅然決然把公司重心轉向開發自有電商平台。這個決定讓他的事業規模在短短兩年內擴大了三倍,也為後續的多元化發展打下基礎。
到了2020年,王思源又做出讓業界意外的決定,跨足完全不同的餐飲領域。他接受採訪時曾說,這是因為看到台灣手搖飲市場的潛力,加上自己本身就是飲料控,所以決定把興趣變成事業。這種敢於嘗試新領域的勇氣,正是他創業路上最大的特色。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王思源最近在做什麼?2025最新動向追蹤」,這位台灣本土出身的創作者動向確實讓人好奇。從去年開始,王思源就鮮少在社群媒體上活躍,讓粉絲們都很想念他那些充滿台灣味的創作內容。不過根據可靠消息指出,他其實正在籌備一個結合台灣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大型企劃,預計會在年底前公開。
目前已知的王思源2025年最新動態如下:
時間 | 活動內容 | 地點 |
---|---|---|
2025年3月 | 參與台南藝術節策展 | 台南 |
2025年5月 | 低調現身台中傳統市場取材 | 台中建國市場 |
2025年6月 | 與本土樂團秘密錄製新作品 | 台北錄音室 |
2025年7月 | 被目擊在鹿港老街考察古蹟 | 彰化鹿港 |
從這些行程可以看出,王思源似乎正在進行某種與台灣在地文化相關的深度創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最近頻繁走訪中南部地區,不僅在台南藝術節擔任策展人,還被粉絲拍到在鹿港老街拿著專業相機記錄傳統建築細節。有業內人士透露,這可能是一個跨領域的多媒體計畫,會結合音樂、影像和在地故事。
另外,王思源的工作室最近也在招募熟悉台語和客家話的文案人員,這個徵才訊息更讓外界猜測他的新作品會著重在台灣本土語言文化的推廣。雖然具體內容還處於保密階段,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總是能帶給大家驚喜的創作者,這次又要用他獨特的視角來呈現台灣之美了。